2018年厦门财政预算出炉 163.7亿大交通最“烧钱”
合利宝:2018年钱要怎么花?追加教育医疗居住投入预算、建便捷交通……在市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,厦门市财政局提请审议的《关于厦门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》表明,厦门今年把预算投向这些领域。
今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1282.3亿元,增长8%,其中地方级收入安排753.9亿元,增长8.2%。地方级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等,2018年,全市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818.3亿元,相应安排支出818.3亿元。
最幸福
安居乐业将多花33.3亿
在今年的预算中,厦门市安排了45.3亿元优先支持教育事业,安排39.1亿元着力保障病有良医,安排48亿元推动实现住有安居,三者的预算投入比去年多花33.3亿元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居住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教育
45.3亿元优先支持教育事业,建成20个中小学项目、开建20个幼儿园项目,增加学位2.75万个,缓解“入学难”问题;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,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补助标准;推动厦门一中海沧分校、科技中学翔安校区开办,促进教育资源更趋均衡;支持岛外区新建中职学校,推动6所职业学校建成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等。
医疗
39.1亿元着力保障病有良医,持续加大医疗资源有效供给,建成心血管医院、翔安医院、第三医院三期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;增加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投入,缓解大型医疗设备供给不足、检查预约周期长等问题。
住房
大家关心的住房上,厦门市安排投入48亿元推动住有所居。加快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,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公共租赁房,打造公共交通便捷、生活配套齐全、基础教育完善、医疗设施完备的保障性住房居住环境;完善财税、金融扶持政策,鼓励专业化、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满足各阶层居民住房需求。
最优化
培育新经济要花96.1亿
企业
打造高素质创业创新之城,把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今年预算安排了49.5亿元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整体实力。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、用工、物流等成本,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帮扶力度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;优化升级传统产业,鼓励企业技术改造,推动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两化融合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。
安排46.6亿元,培育新经济新动能,完善现代产业扶持政策体系,大力发展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等。
最“烧钱”
163.7亿完善交通
交通
修路最“烧钱”。去年城市交通投入72亿元,今年预算继续投入95亿元建便捷高效交通体系。2、3、4、6号线地铁建设全力加速,预计2号线明年年底试运行,公共自行车道、步行道也加快建设,城市干道和重要拥堵节点集中力量改造,都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;推进第二西通道、第二东通道、同翔大道、翔安机场高速等道路建设,加快形成岛内外一体化路网格局等。此外,厦门还安排了68.7亿元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,推进翔安机场、国际航运中心等对外交通枢纽建设,加强与全国全省交通网络互联互通;推进福厦客专、前场大型铁路货场等项目建设,提升厦门铁路枢纽地位等。
城市改造
岛内外一体化也是今年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,安排了88亿元。岛内围绕增强承载力、提高宜居度,实施新一轮城市改造提升,推动旧城保护、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,提升业态布局和环境品质,增强高端服务功能。岛外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层次、高水平,加大岛外新城生活设施及公共配套投入,推进马銮湾医院、环东海域医院建设,推动外国语、双十、实小等名校在新城设立分校,加快优质公共资源向岛外布局,促进产城融合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