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范“扫码支付”,在创新与安全间平衡
从目前态势看,在条码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,相关部门需要从宏观管理层面同步更新,出台配套政策以为新情况打“补丁”。
近日,人民银行发布了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》(下称《规范》),配套印发《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(试行)》和《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(试行)》,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。
近年来,扫码支付日益普遍,第三方支付机构涌现数量不断增加,到2015年3月26日,已有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牌照。业界预计到2020年,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万亿元,成为第三方支付中体量最大的支付方式。不过,巨额的资金流动也意味着风险系数上升,监管盲区一旦形成,便可能飞出“黑天鹅”。
对于当下支付市场,一方面,持牌机构鱼龙混杂,仅在今年5月,央行就注销了8张支付牌照;另一方面,随着移动支付的市场繁荣,无牌机构从事支付业务随之而生,截至1月底,全国已清理出239家无证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。
互联网崛起带动的金融领域的迭代升级,货币无纸化将成大势,在这一背景下,移动支付市场规范,只是时间问题。
就我国市场而言,规范意味着资质的官方背书。《规范》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取得相关资质,尤其明确银行、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,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。
前两年,部分支付机构备付金被挪用现象严重。央行此次给出明确规范,意味着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有了更严格监控网络,通过资金流程可控化,在确保用户资金安全的同时,也可避免此类现象继续发生。
《规范》中另一个争议点在于限额管理。央行明确将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,同时还规定线下静态的扫码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0元。看起来,额度限制似乎限制了市场需求,其实不然。
正面而言,央行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差异性,开放对应程度的交易金额上限授权,可以鼓励风险防范能力定级较低的支付机构,提升和完善系统风控水平,以获得更大范围业务拓展。对于无法提升的支付机构,将面临边缘化危险——这正是通过激励制度倒逼第三方支付机构优胜劣汰。
另外,央行对“烧钱”、“补贴”等不当竞争手段做出警示,这意味着一批规模小、起点低的支付机构或面临洗牌,支付市场也将加速向大型支付机构集中,因此占有相当市场体量的支付巨头,多是新规受益者。
事实上,管理并非一成不变。随着市场发展,监管难免出现滞后、脱节等问题,这就需要监管做好准备对新规实施动态调整。从目前态势看,在条码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,相关部门需要从宏观管理层面同步更新,出台配套政策以为新情况打“补丁”。
创新与安全,是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,过度偏重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市场发展的阻碍。如何在创新与安全间保持平衡,是每一次监管规范下都需自我检视的问题。